随着intel新cpu core i7的放出.然后主板也要跟上cpu的脚步.而跟随core i7 的主板就是以x58来命名的平台!
带有浓烈的“标准工厂”气息的,英特尔原装X58主板,以6层黑色PCB板、蓝色的散热片和内存插槽,以及醒目的Intel骷髅头告诉我们。这是Intel制造。
X58主板上的CPU供电模块,使用了6相供电模式,相对于高端主板来说,6相供电并不出彩,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每相都使用了优质的全封闭电感以外,每相的电流滤波都是使用的高品质固态电容,Mosfets管还被放置在了散热片下,可以有效防止其温度过高。
从图中可以看到主板的布局,和LGA775接口的主板有一些区别,不论是CPU、北桥、内存之间的位置距离,还是内存插槽的个数,都告诉我们,X58带来的不仅仅是用北桥连接内存,将由CPU直接连接内存并进行控制,的设计改变,更多的是这样布局上改动,可以让CPU更好的实现对内存的控制,得到更好的性能效果。
X58主板上的扩展接口部分,包括了2条PCI-E 2.0 x16插槽和1条PCI-E 2.0 4X插槽以及2条PCI-E 2.0 1X插槽与1条PCI插槽,目前该主板能够支持Crossfire X。
主板的I/O接口部分,包括了两个E-SATA接口和8个USB接口,值得注意的是X58主板不在支持PS/2接口,以后在X58主板上就只能使用USB接口的键盘和鼠标了。其他的1394接口和网卡接口、光纤输出接口等,显得中规中矩。
翻开Intel的Roadmap资料,原本空空如也的2008年的Q4突然多了一个新的芯片名称—X58,因为它的存在,Intel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,接口的改变让英特尔又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弯道,突然提速让很多用户感到了不适应,被抨击“没有进取心、产品没有本质变化的Intel”因为规格的改进,让用户感到了不适用。
突然因为X58的存在变得如此的刺眼
·采用LGA 1366接口,封装面积更大
·支持8八线程四核心处理器
·采用3通道内存设计,提供更高带宽
·8MB的共享缓存
·提供更多PCI-E 2.0通道(2X16和4X8的方案)
·更多的SEE4
X58北桥芯片还是采用65nm工艺制造,因此核心(DIE)面积很大,而且主板从业人员透露明显要比现在任何芯片组都热得多,主要原因是它要通过高速QPI总线和处理器进行通信。X58可提供36条PCI-E 2.0信道,所以可支持双x16模式的CrossFire/SLI,还剩下四条信道,既可以用于第三条PCI-E x16插槽,也可以用于几条PCI-E x1插槽。
习惯了谈论FSB——前端总线(Front Side Bus,简称FSB)的我们,面对QPI时代的到来,以后再谈论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时,QPI将是一个崭新的朋友,作为渠道FSB,成为新一代CPU和CPU、CPU与芯片组(CPU与内存)之间的连接总线,QuickPath Interconnect(简称QPI)的总线技术,Nehalem成为了推动FSB生命终结的死亡使者。
让FSB去死的唯一理由,就是没足够宽的前端总线带宽,即使配备再强的CPU,用户也不会明显感觉到计算机整体速度的提升。接替它的QPI可以满足这一需求。
当全世界都对Intel Inside拥有最佳印象的时候,作为Intel的CPU领域竞争对手,AMD推出的HyperTransport(HT)总线技术相比,FSB的带宽瓶颈也很明显。
作为Intel来说,虽然CPU的市占率上它可以全面领先,崇尚技术的英特尔,面对这种带宽上劣势,虽然采取多种方法,但是并没有能够带带来根本的转变,换句话来说,Intel假如可以将FSB提升到2133MHz,面对DDR3以及交火、SLI等多显卡系统带来的带宽需求时,FSB依然没有办法满足它们的带宽需求,QPI必须被推到前台。